原则上光伏制造类企业,产能应不低于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光伏应用工程类企业年装机规模应不低于100兆瓦或1万户家庭屋顶光伏电站。
以此同时,近年来EPC因竞争加剧利润被压缩,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向电站投资运营及转让转型,从发电到太阳能源综合利用转型,模式向"贸易+生产+服务为一体"转变,企业也从纯生产企业、纯EPC厂商向太阳能综合服务商转型。随着海外工厂的设立,硅片和电池片的出口同比增加,组件出口则同比下降。
市场价格将持续走低,供应链利润下滑。我国部分光伏企业在新兴市场竞价销售的苗头已显现,应谨防该类市场贸易保护主义苗头。巴黎协议将带来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投资需求,而光伏作为最自然的选择,将成为各国政府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其中,地面电站30.3GW,分布式电站4.24GW,分布式电站同比增长200%。技术进步是光伏行业迅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补贴明确下降的背景下,行业将会面临新的一轮成本下降潮,与上一轮依靠原料成本下降不同的是,这一轮将会依靠技术进步。
美国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明。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有较大增长,新增装机排名前5位的省份是浙江(0.86GW)、山东(0.75GW)、江苏(0.53GW)和安徽(0.46GW)和江西(0.31GW)。本月最后两周的情形与去年630前的下跌行情完全不同,市场预计多晶硅片价格将回归5元/片区间。
继四月中环股份宣布调降0.15元/片,上周隆基股份宣布整体调整,180um下调0.2元/片,190um下调0.15元/片。单晶硅片企业下半年扩产产能释放,而领跑者项目并网高峰结束后单晶需求锐减,或导致供过于求。分析人士指出,领跑者项目及分布式项目需求、 美国201法案的预期提升需求、 欧洲市场回暖等因素持续提升多晶硅片热度,多晶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全球市场仍受追捧,包括被认为单晶占优的分布式项目。单晶组件价格会大幅回落,预估降20%至2.6元/瓦(285瓦)以下,预计不久后单多晶组件将回归0.04元/瓦的标准价差。
三季度呈现与往年不同的后630行情。据行业专家预测,6.30之后多晶组件价格预估降10%至2.5元/瓦(275瓦)。
组件价格在月初调整后保持稳定,多晶组件稳定在2.7-2.8元/瓦,单晶组件价格调整到3.0-3.1元/瓦。主要多晶硅片厂商反映7月份订单饱满,有山东硅片厂商表示将做出0.1元/片以上的价格调整计划,江苏和江西部分二线厂商表示会跟进调整,幅度在0.1-0.15元/片之间,7月份看情况再加码。按照现有单多晶的效率差异测算,单多晶硅片性价比标准价差应该在0.5-0.6元/片,以现有高效多晶4.8元/片的价位,目前5.8-6元/片的单晶价格下调空间仍然很大。相对上个月,单多晶组件价格差在缩小,但仍有0.3-0.4元/瓦的价差,是阿特斯测算的0.04元/瓦性价比标准价差10倍。
硅片龙头保利协鑫上周表示7月份订单继续保持超量需求,对价格调整没有做出回应。本周行情显示,7月份多晶硅和硅片端订单饱满,多晶硅片价格稳中有升,单晶硅片价格继续下探。中国市场上半年有超过20吉瓦的新增装机,在630电价下调的关口,光伏全产业链仍持续产销两旺。分析师预计,下半年多晶硅片金刚线切产能将集中释放大幅降本,四季度价格或下探至4元以下,届时单晶硅片价格要维持在4.5元/片以下才有性价比,在没有更多降本举措的情况下,预计单晶将跌破成本
按照现有单多晶的效率差异测算,单多晶硅片性价比标准价差应该在0.5-0.6元/片,以现有高效多晶4.8元/片的价位,目前5.8-6元/片的单晶价格下调空间仍然很大。本月最后两周的情形与去年630前的下跌行情完全不同,市场预计多晶硅片价格将回归5元/片区间。
组件价格在月初调整后保持稳定,多晶组件稳定在2.7-2.8元/瓦,单晶组件价格调整到3.0-3.1元/瓦。单晶硅片上半年被领跑者项目哄抬的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继续处于价格下调通道。
分析师预计,下半年多晶硅片金刚线切产能将集中释放大幅降本,四季度价格或下探至4元以下,届时单晶硅片价格要维持在4.5元/片以下才有性价比,在没有更多降本举措的情况下,预计单晶将跌破成本。继四月中环股份宣布调降0.15元/片,上周隆基股份宣布整体调整,180um下调0.2元/片,190um下调0.15元/片。本周行情显示,7月份多晶硅和硅片端订单饱满,多晶硅片价格稳中有升,单晶硅片价格继续下探。本周硅片价格稳定,高效多晶硅片4.8-4.9元/片,高效单晶硅片5.8-6元/片(156X156mm),但厂商反映库存连续吃紧。据行业专家预测,6.30之后多晶组件价格预估降10%至2.5元/瓦(275瓦)。分析人士指出,领跑者项目及分布式项目需求、 美国201法案的预期提升需求、 欧洲市场回暖等因素持续提升多晶硅片热度,多晶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全球市场仍受追捧,包括被认为单晶占优的分布式项目。
单晶组件价格会大幅回落,预估降20%至2.6元/瓦(285瓦)以下,预计不久后单多晶组件将回归0.04元/瓦的标准价差。三季度呈现与往年不同的后630行情。
相对上个月,单多晶组件价格差在缩小,但仍有0.3-0.4元/瓦的价差,是阿特斯测算的0.04元/瓦性价比标准价差10倍。中国市场上半年有超过20吉瓦的新增装机,在630电价下调的关口,光伏全产业链仍持续产销两旺。
单晶硅片企业下半年扩产产能释放,而领跑者项目并网高峰结束后单晶需求锐减,或导致供过于求。硅片龙头保利协鑫上周表示7月份订单继续保持超量需求,对价格调整没有做出回应。
主要多晶硅片厂商反映7月份订单饱满,有山东硅片厂商表示将做出0.1元/片以上的价格调整计划,江苏和江西部分二线厂商表示会跟进调整,幅度在0.1-0.15元/片之间,7月份看情况再加码基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源变换技术和全球一流的锂电池技术,阳光电源已为全球400多个项目提供先进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从西藏双湖、西藏尼玛,到北美、英国、德国、印度、马尔代夫等,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GWh。认证测试过程以严格全面、评估周期长著称,是全球范围内最权威的安全认证之一。近日,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SC250KU顺利通过美国UL认证,这是国内兼具并网和离网功能的储能逆变器首次获得UL认证,意味着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打开了进入北美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绿色通道。
此次获得美国UL认证,是国际权威机构对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先进技术及卓越品质的再一次认可,将有力促进公司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国际市场的开拓。该产品搭配三元锂电池组成储能系统,可适用于大型工商业和独立微电网等应用场景。
据悉,获得此次认证的储能逆变器SC250KU兼具离网和并网功能,专门为北美市场量身定制,具有效率高、电压范围宽等特点,并具备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功能。在美国,UL标志已成为信任的象征,消费者选购产品时都会选择带有UL认证标志的产品。
美国UL认证主要是针对产品安全性能和保护性能,包括电击危险、着火危险、逆变器在电网异常条件下的响应等方面进行测试考核然而,对于太阳能,工商业用户的选择则更加丰富。
目前,工商业用户主要可以选择5大类光伏产品:自发自用光伏、远程太阳能、社区(实际上净计量)太阳能、大规模企业承销以及与当地电厂协商绿色电价。大多数公司的风电采购均通过大规模企业购电协议完成。实力欠佳或有意向现场安装的企业和机构现在可以从异地光伏系统采购清洁电力,商品销售结构非常灵活。开发商、决策者和承销商将对市场的成熟度有很大影响。
太阳能不再仅局限于屋顶空间是否充足或是否具有足够的基荷等条件。由于这一系列的选择,美国企业和机构经常采用投资组合的方法,综合利用多种光伏产品。
这种电力采购从很多方面都有不同,比如对场地的需求、对政策支持的依赖、所有权结构、是否受到电价波动影响,以及实现技术多元化投资组合的能力等。其成功通过一系列成本优化和管理提升,现已经发展成非常成熟的自发自用系统,并包括多种规模不同的系统和合同结构。
目前,美国市场中可再生能源购电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尤其是太阳能产品。本研究报告分析了企业购买绿电,特别是光伏的多种方式